拒绝“有偿家教”的思考
“有偿家教”有其生存的土壤,因为在最根本上有双方的供求关系。家长特别的需要老师来帮助自己的孩子把成绩提上来,而老师也确实需要挣点外快。北京的房价涨幅远远大于工资的涨幅。我们的社会在拒绝有偿家教的时候,王尚最强烈想告诉大家的是两句话:
第一,国家永远在提教师的工资待遇高于公务员,实际情况是越提差的越远。
第二,北京普通的学校老师一年的工资只能买两平方米的房子,前提是不涨和没有贷款。
我知道,相信很多的老师们也都知道,道德上是不允许有偿家教的。但是,我们抛开道德的问题,我们老师们难道真的不需要课时费吗?我们举一个夸张的例子来说事,如果你是个动物保护者,要饿死了,会不会去杀动物来充饥。当然,我说的有点夸张,但是对很多老师,就是没有办法的事,连绿豆都涨了,奶粉也贵了;我们一线高中物理老师不挣外快怎么办?
再来说家长吧。我曾经在一篇文章《北京家教市场到底有多大?》谈到了家教市场的规模,足可见家长多么需要老师补课。拿北京中考来说事,在小道上有这样一句话,叫做一分三万。你说家长着急不?而且今天(2011-04-22)北京电视台的新闻还报道了,“今年中考调剂生不得超过校总招生规模的30%”;如果你是北京的家长,相信你明白这30%的隐含台词说的是什么。
这就是“有偿家教”的土壤。王尚觉得有关部门没有必要刻意的去进行道德谴责和禁令,而在于如何科学让这种行为自然的消失。举个非常不恰当的例子,但能恰如其分的说明:好比美国农奴时代的黑人犯罪率高,我觉得大家静下心来思考,“有偿家教”的深层应该是一样的道理。
王尚文章,转载保留链接注明出处,否则报网警!
王尚家教博客http://www.teacherws.com推荐阅读:
家教市场的不良竞争
“一对一”家教和“个性化”的概念理解
通过一件小事看当代家教老师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