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尚:十年前的北京家教是个什么样子的?
现在你眼中的北京家教是什么?
你想到的一定是当下热火朝天的一对一的补课,或者小班课外辅导。
在十年前,北京家教可是另外一层涵义。
十年前的北京家教,指的是一个绝对高端、大气、上档次的词:勤工俭学。
做家教的是谁?大学生。
研究生?No,那个年代没几个研究生,研究生更没有时间去兼职了。
十三年前笔者出去做家教,家长们热情的有点儿过火。
每次课完,家长们都要专门往我书包里塞点水果。
课后家长们都巴不得给你聊一会,聊你的高中生活,聊外地的孩子如何刻苦,让自己的在一边孩子听。(说实话,我觉得这种教育模式比空口说要好很多,而且我中学的一些经历的诉说,也的确影响了很多学生。)
家长们是很尊重小家教老师的,甚至超过学校的任课老师。
家长们知道,都周末了,还乐意跑这么远来上课的,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。而且还有一点,都是贫寒学习。
十年前做家教,没有讨价还价的,家长们都巴不得找个理由给你塞点钱。
这可不是我杜撰的,各个节气,家长们都会多给我几百块钱,这是亲身经历。
这种受宠若惊的感觉,让王尚一直对“北京家长”这个词感觉很温馨,直到现在都是如此。
多发工资,理由是什么?
十一的时候,家长们说,按照劳动法,假期上班,必须多给你点钱。
五一呢?劳动节,劳动者的节日,必须多给“还在劳动的你”点报酬。
至于中秋的月饼和端午的粽子,更是不在话下。
最近十几年,北京的硬件和老百姓收入的确提高了不少,不过贫富差距极度拉大,人与人之间开始变得冷漠。
可惜,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。
不过还好,笔者经历过,这也是人生的一分宝贵记忆吧。
推荐大家看看笔者四年前写的文章《北京家教的雏形》
十年前的北京家教,没有什么物质性,都是物超所值的。我所认识的那个年代的所有的家教小老师们都极为尽心。(文/王尚)
推荐阅读: